今年十堰新改建農村公路1400公里 完成投資總量全省第一
農村公路是鄉村振興的基礎。十堰市按照“保通求暢、干支銜接、聯網成片”的要求,一體推進農村公路與沿線配套設施、產業園區、旅游景區建設,讓群眾感受到“暢、安、舒、美”的出行環境。
每逢周末,不少游客就會前來張灣區柏林鎮秦家坪村游園、品茶、采摘,十分熱鬧,這都得益于近10公里通村路的拓寬硬化完成。
村民周明朝介紹,這條柏油路是該村的一條致富路,每逢假日高峰期,單日游客可達300余人次。
路好走了,游客多了,村民們開始著手打理房前屋后的環境,對通組路、通戶路進行硬化。
該村黨支部書記余盛林介紹,農戶出工出力,按標準自己建設,村上驗收后,按每平方米補助50元材料費,這樣一來,村民的修路積極性提高了,還主動讓出了菜地、林地、邊溝,既節省了占地補償費,又節省了修路人工費。
目前,秦家坪村已實現通戶路100%全覆蓋,70路公交車也通到了村里,打通了村民出行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張灣區柏林鎮鎮長楊小峰介紹,交通條件的改善,徹底打通了柏林鎮南部片區4個村外向發展的主動脈,秦家坪村不僅建成了國家級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,還發展了八月瓜、天麻、香菇等多種特色農產品種植,結合老母荒、三棵樹等特色景點,探索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的發展道路。
鋪下的是路,帶來的是富。竹溪縣水坪鎮向家匯村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,通過新建擴建農村道路,形成“三縱三橫多輻射”的旅游公路網。
竹溪縣交通局工會主席孫永剛介紹,他們投入了1000余萬元,建設了游步道、騎行道,打造人車分離、快慢結合的“旅游雙通道”;在景觀打造方面,按照“500米一個觀景點、1000米一個停車區”的標準,綠化、美化公路,讓公路和景區融為一體。
借助交通便利帶來的人氣,向家匯村及周邊新增茶園1.5萬畝,民宿、農家樂200多家,已累計接待游客320萬人次,帶來旅游收入6億元。
竹溪縣水坪鎮夯土小鎮景區營銷負責人郭寧介紹,自從有了這條路,村經濟發展進入了快車道,日接待游客最高達到3萬余人。
近年來,我市加快實施鄉村骨干路網暢通、鄉村基礎路網連通、農村公路提檔升級“三大工程”,推動農村公路實現“由線成網、由窄變寬、由通到暢”,讓更多鄉村因路而興、因路而旺。截至10月底,全市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里程1400公里,占年度計劃目標的107%;累計完成投資41億元,占年度投資目標的120%,完成投資總量居全省第1位。
市交通運輸局普通公路科劉碩表示,該局將推行“交通+旅游+產業+電商”的發展模式,讓通達的路網帶動沿線鄉村經濟發展,實現“修建一條公路、串聯一路風景、帶動一片產業、造福一方百姓”。(記者 蔡丹 張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