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楚網訊(十堰日報)記者 劉俊 通訊員 劉曉萍 石義榮 報道:金秋十月,鄖陽區耕地提質改造(旱地改水田)示范區水稻喜獲豐收。
在白桑關鎮李家河村,湖北騰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員工龔傳指著一塊稻田告訴記者,這里原來是一片旱地,如今水稻獲得豐收,源于該區實施的旱地改水田工程。
近年來,為切實保障糧食安全,鄖陽區采取補足耕地數量、提質改造耕地(將旱地改造成為水田)等方式,實現耕地占補平衡。
2022年,該區在楊溪鋪鎮田龍村、白桑關鎮李家河村等5個村進行試點,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。該區堅持規劃先行,嚴把勘測規劃、施工監管、施工質量等關鍵環節,確保項目按規劃落地。同步推進土地平整、灌溉與排水、田間道路、生態環境保護等工程,高標準提質改造旱地,實現從“荒田”變“豐田”。
目前,該區實施耕地提質改造(旱地改水田)面積達200畝,惠及5個鄉鎮2000余人,已初步實現“荒地變良田、旱澇保豐收”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