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楚網訊(十堰日報)特約記者 郭軍 報道:11月1日,在竹溪縣南北水系連通(鄂坪調水)工程引水隧洞項目施工現場,大型機器轟鳴,車輛來回穿梭,呈現一派繁忙景象。
據施工方負責人介紹,該項目建成后將解決龍王河流域資源性缺水問題,極大滿足縣城及中峰、城關、水坪等鄉鎮生產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需求,有效改善龍王河水環境質量,切實提升竹溪縣城城市品位。
近年來,該縣堅持以流域綜合治理為統領,以綠色低碳發展為準則,以水系治理聯動鎮村建設為方向,以四大流域綜合治理統籌城鄉四化協同發展。以流域水系為單元,推進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溝協同治理,統籌生產生活、生態空間,持續優化空間結構、城鎮結構、交通結構、產業結構,協同推進生態治理和群眾致富,著力構建天更藍、水更清、山更綠、環境更優美的城鄉發展新格局,實現“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景美、民富”發展目標。
據悉,該縣以龍王河流域綜合治理統籌蔣家堰、中峰、城關、水坪、龍壩、縣河等鄉鎮及偏頭山、龍湖濕地發展;以萬江河流域綜合治理統籌鄂坪、匯灣、泉溪、新洲等鄉鎮及八卦山、營盤山、岱王溝發展;以泉河流域綜合治理統籌兵營、天寶、豐溪等鄉鎮發展;以官渡河流域綜合治理統籌桃源、向壩等鄉鎮及十八里長峽發展。
堅持“人水和諧”,以流域綜合治理明確并守住水安全、水環境安全、生態安全底線,全面落實安全管控負面清單和正面清單。堅持源頭治理、系統治理、依法治理,扎實開展“碧水守護”三年行動和水質穩定達標、庫區總磷控制等“十大攻堅行動”,持續推進“7+1”專項治理,基本消除城鄉黑臭水體并形成長效機制。從嚴落實國控、省控斷面管理機制,健全縣鄉跨界水環境質量監測考核體系。深化完善河(湖)長制、林長制等長效機制,嚴格落實長江“十年禁漁”措施,確保水質穩定達標、逐年向優向好。
嚴格管控水庫水域岸線,依法劃定水源地保護范圍,建立保護帶緩沖帶。按照“問題在水里,根源在岸上,核心在管網,關鍵在排口”的思路,大力實施竹溪河流域綜合治理,全力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工作,實施庫濱帶綜合治理工程,開展消落區生態修復試點和物理隔離試點,健全庫區日常清漂保潔長效機制,探索建立庫周生態防護帶、消落區高效去污生態混地、岸邊氮磷阻控帶、物理硬隔離試驗段,打造具備防洪減淤、水土保持、水源涵養、生態凈化功能的消落區。實施新一輪農業面源污染治理,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,垃圾收集轉運、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、水肥一體化、高標準農田建設。
以水美鄉村建設為抓手,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,強化水源涵養、水土保持、疏溪固堤、河道清淤、岸坡整治,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。加強自然保護區紅線管控,推進石漠化集中連片地區生態修復、礦山生態修復、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地保護與修復。持續推進國土綠化行動,實施天然林保護、林業“雙重”項目等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,加快推動森林河流濕地休養生息,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、穩定性、持續性。